六位政协委员接受集体采访 谈推进教育改革
2010年03月11日
来源:人民网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集体采访10日下午15时举行,主题为“政协委员谈推进教育改革”。集体采访由政协新闻组副组长、外事委员会办公室副巡视员肖秦生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银川大学校长孙珩超、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主任刘焱出席并回答记者的提问。
[肖秦生]: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下午好。今天下午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集体采访,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推进教育改革。 [15:11]
[肖秦生]:我们很高兴请到六位全国政协委员与大家交流并回答记者的提问,请允许我一一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委员,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宁夏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银川大学校长孙珩超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主任刘焱委员。 [15:12]
[肖秦生]:本次集体采访时间约一小时,请在提问时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下面开始提问。 [15:12]
[香港明报记者]:有一个问题想请教钟校长,我知道北师大和香港的浸会大学在珠海合办了一个UIC学院,我去年去那个学院,他们表示在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在香港的招生有一定的难度,财政方面也比较吃力,请问钟校长,北师大会不会提供更多的帮助去配合UIC的发展,特别是香港的学生和教师过去的时候,提供税务和学费方面的优惠?另外我也知道,之前国家也提过,鼓励香港的大学在内地举办学校,而且广东方面先行先试,不久之前,中文大学和深圳市政府签订了一个协议,在深圳办中文大学,像UIC这样的合作方式和中文大学和当地政府的合作方式,哪一种比较可行呢?谢谢。 [15:19]
[钟秉林]:谢谢你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在珠海这个地区合作举办了一所叫做联合国际学院UIC这样一所大学,这也是首家中国内地和香港两个大学联手举办,到现在为止,这个学院发展态势比较好,尽管它是高收费,但是现在在一本分数线上招生,这类学院是非常少见的,任何一所学院、任何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当中都会碰到种种困难,尤其内地和香港之间合作办学,碰到的困难可能更多一些,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 [15:20]
[钟秉林]: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困难都会解决,比如说你讲的经费问题,还有香港教职学生来珠海深造和任教的问题,我国也有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我们正在积极地协调各方,希望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不知道你去过没有,在座的媒体朋友可以去看一看,校园非常漂亮,网上有评论说是亚洲最漂亮的校园之一,后面关键是提高质量,合作过程当中双方相互借鉴,香港的一些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北京师范大学来借鉴。 [15:21]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我们今天的报纸上有柯杨委员的采访报道,说百姓一方面对教育的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不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们的教育当中,是否该说我们的教育首先是让受教育者受益。我想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什么叫受教育者受益? [15:22]
[柯杨]:我的想法是,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方针里应该把教育的目的回归到它的根本,实际上,教育目的是首先让受教育者受益,受教育者如果有了很好的教育,就会对社会有益。受教育者受益,大家这么渴望通过教育改变自己,本身就是受教育者受益的一个需求。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目标首先定位在这上面,就能让受教育者受益,主要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地挖掘每一个受教育者身上多样性的潜能,而不是按照一种标准去塑造每一个人。 [15:23]
[柯杨]:我觉得,教育的根本目的其实应该是让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文明、更加成熟,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同时能够对社会有用,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些东西在受教育者自己受益的同时,社会也就自然受益了,所以我觉得这样提可能更加实在。 [15:23]
[肖秦生]: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下午好。今天下午举行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二次集体采访,主题是政协委员谈推进教育改革。 [15:11]
[肖秦生]:我们很高兴请到六位全国政协委员与大家交流并回答记者的提问,请允许我一一介绍: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济顺委员,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常务副主任柯杨委员,山西省教育厅厅长李东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宁夏宝塔石化集团董事局主席、银川大学校长孙珩超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主任刘焱委员。 [15:12]
[肖秦生]:本次集体采访时间约一小时,请在提问时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下面开始提问。 [15:12]
[香港明报记者]:有一个问题想请教钟校长,我知道北师大和香港的浸会大学在珠海合办了一个UIC学院,我去年去那个学院,他们表示在发展方面有一定的困难,在香港的招生有一定的难度,财政方面也比较吃力,请问钟校长,北师大会不会提供更多的帮助去配合UIC的发展,特别是香港的学生和教师过去的时候,提供税务和学费方面的优惠?另外我也知道,之前国家也提过,鼓励香港的大学在内地举办学校,而且广东方面先行先试,不久之前,中文大学和深圳市政府签订了一个协议,在深圳办中文大学,像UIC这样的合作方式和中文大学和当地政府的合作方式,哪一种比较可行呢?谢谢。 [15:19]
[钟秉林]:谢谢你的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和香港浸会大学在珠海这个地区合作举办了一所叫做联合国际学院UIC这样一所大学,这也是首家中国内地和香港两个大学联手举办,到现在为止,这个学院发展态势比较好,尽管它是高收费,但是现在在一本分数线上招生,这类学院是非常少见的,任何一所学院、任何一所大学在办学过程当中都会碰到种种困难,尤其内地和香港之间合作办学,碰到的困难可能更多一些,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的过程。 [15:20]
[钟秉林]: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困难都会解决,比如说你讲的经费问题,还有香港教职学生来珠海深造和任教的问题,我国也有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我们正在积极地协调各方,希望得到很好的解决。我不知道你去过没有,在座的媒体朋友可以去看一看,校园非常漂亮,网上有评论说是亚洲最漂亮的校园之一,后面关键是提高质量,合作过程当中双方相互借鉴,香港的一些办学理念、管理模式,也值得我们北京师范大学来借鉴。 [15:21]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我们今天的报纸上有柯杨委员的采访报道,说百姓一方面对教育的期望值过高,另一方面不知道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在我们的教育当中,是否该说我们的教育首先是让受教育者受益。我想能不能具体解释一下,什么叫受教育者受益? [15:22]
[柯杨]:我的想法是,我觉得我们的教育方针里应该把教育的目的回归到它的根本,实际上,教育目的是首先让受教育者受益,受教育者如果有了很好的教育,就会对社会有益。受教育者受益,大家这么渴望通过教育改变自己,本身就是受教育者受益的一个需求。如果我们把我们的目标首先定位在这上面,就能让受教育者受益,主要是我们的教育应该充分地挖掘每一个受教育者身上多样性的潜能,而不是按照一种标准去塑造每一个人。 [15:23]
[柯杨]:我觉得,教育的根本目的其实应该是让受教育者变得更加文明、更加成熟,有自食其力的能力,同时能够对社会有用,能够成为合格的公民,这些东西在受教育者自己受益的同时,社会也就自然受益了,所以我觉得这样提可能更加实在。 [15:23]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

学信网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学信网
微信号:chsi_chesicc
微信号:chsi_chesicc
高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