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热议:突破三大瓶颈提振民办教育发展

2011年03月07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突破三大瓶颈提振民办教育

  ——政协委员热议民办教育发展

  嘉宾委员:

  李书福 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

  孙珩超 全国工商联常委、银川大学校长

  李学春 全国工商联常委、重庆工商联副主席

  顾也力 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

  政策如何更给力?入口如何更通畅?质量如何大提升?两会期间,政协委员纷纷建言,“十二五”要加快民办教育发展,必须解决三大瓶颈问题。

  政策如何更给力

  【瓶颈一】

  当前在很多地方,民办学校在办学经费、用地、人才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一直得不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不少地方出现政策执行不力、走样的问题,民办学校长期处于弱势地位。

  孙珩超:《民办教育促进法》、教育规划纲要都提出,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工作职责,鼓励出资、捐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对民办教育是鼓励和支持的。但是,好政策一旦缺乏配套和实施细则就会走样。我认为,一方面,教育、发改、税务、工商等部门要联动,按照国家政策共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另一方面,在省、市层面,需要出台更具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否则好政策就会停留在文件上。

  李学春:政策的执行也是事关民办教育发展空间的关键问题。比如,现行税法对教育事业实行包括增值税、土地使用税等在内的税收优惠政策。按照行业性法规,民办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也应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可是,在实际操作中,民办学校很难享受到,享受到了也打了折扣。这是一个对待民办教育的态度问题,也是考量地方政府对待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是否一视同仁。我认为,只有好政策执行有力才能促进民办教育发展。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