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代表委员热议:寻求就业与需求最佳契合点

2013年03月08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企业家出身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李学春,旗下既有5所民办高校,也有从事国际贸易和物流的产业。这种既培养人才又用人的特殊身份,使他对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独特的理解。

  他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很复杂,既有社会选人、用人观念的问题,也有家庭对于孩子教育投入和产出的期待问题。“当然,更重要的还是,我们的人才培养体系存在一定的问题。”李学春介绍说,他的国际贸易和物流公司更倾向选用有海外留学经历的学生。从前些年企业用人的经验来看,海归学生在国外上学期间,一般都会边打工边学习,具有比较综合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国外本科或职业院校的专业、学科划分很细,而且相当部分的课程都与产业结合得很紧,教学实践环节设计很严密,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与市场需求十分贴合。企业将这些毕业生招来后,基本都是“来之即用”,岗位适应期都非常短。

  “这就给我们国内高等教育提出了很现实的要求,就是要切实有效地加强实践环节,调整学科体系,更新教材体系。”李学春深有感触地说。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