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代表委员热议:寻求就业与需求最佳契合点
2013年03月08日
来源:中国教育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想招到适合企业需要的毕业生,不容易。”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总经理唐登杰坦言,专业设置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是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不适应症”的表现之一。
“企业要发展,要壮大,就离不开一批科技型、操作型的技工人才,来改进生产技术,提高生产率。”唐登杰说,职业院校学生一旦进入企业后,往往都能够脚踏实地,对所从事的工作和岗位有一种满足感,跳槽频率相对较低。“花费大量精力、财力、物力培养起来的人才,能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稳定在企业,服务企业,这几乎是所有企业追求的。”
按照唐登杰的判断,虽然今年经济形势向好,但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会相当严峻,并且随着国家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会发生巨大变化,这将使人才的需求发生相应变化。
“大学生就业难,有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构性问题,高校迫切需要调整课程结构,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科学规划设计好不同类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向及人才培养模式,各级政府还要切实加大对大学生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方面的投入。”唐登杰还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初高中毕业生以合理的比例进入中高等院校,逐步形成层次分明的人才供应结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学信网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学信网
微信号:chsi_chesicc
微信号:chsi_chesicc
高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