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11两会:高等教育领域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2011年03月04日 来源:现代教育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热点二:大学生就业

  据教育部统计,2010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30万,已创新高;2011年这个数字将达到660万,再创新高。就业压力之于大学生不断升温。2010年12月15日社科院发布了《2011年社会蓝皮书》,称就业形势较金融危机时有所好转,但是劳动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还是同时并存,大学生就业仍是难题。就业难,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就业对于大学生来说,从曾经对理想的追寻,变成了生存的挣扎。生存,成了这些象牙塔中的学生们,一出塔门便不可回避的残酷考验。

  王越群(民进陕西省委委员,山西省政协委员):

  建立高校专业发展与淘汰预警机制

  建议政府各部门都来支持大学生就业,仅靠教育部门和财政部门是不够的,劳动、工商、金融、统计各部门也需要参与其中;大学毕业生应该客观看待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自身社会实践和工作能力,做好应对就业困难的心理准备。如果第一时间找不到工作,可以以就业见习的方式锻炼自己。

  高校要大胆改革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传统教育观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增强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建立高校专业发展与淘汰预警机制,并在对各高校每年就业状况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对当年就业率低于50%的专业提出黄牌预警,对连续3年低于50%以上的专业进行淘汰。相反,对于就业率高、市场需求好的专业,有计划地进行适度扩招与建设,以尽量减少就业的叠加与沉淀现象。鼓励和支持各类大中型企业与高校联合投资进行专业建设,企业与学校签订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与使用合同。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