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规划纲要》建言献策绘蓝图

2010年03月08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泰州中学校长蒋建华:

  给孩子留出了解社会的时间

  《规划纲要》文本中提出,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减负”说了这么多年,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仍然很重,为什么?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急功近利,以升学率作为考核学校的主要指标,校与校之间的攀比不可避免,压力进而传递到师生身上,过重的课业负担由此产生。此外,很多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希望孩子能从重点小学、重点中学一直读到重点大学,无形中也给了学生极大的压力。

  我在一些学校调研时了解到,学校搞一些集体活动,很多学生都不参加,怕耽误时间,影响学习;有时候学生想参加,家长又不同意。还有的小孩在家里只“负责”学习,什么活儿都不干,连洗脸水都是家长给打好。这些缺乏最起码的文明习惯、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何谈为他人服务,何谈社会责任感?我认为,《规划纲要》文本中提出的减负举措,可操作性很强,学校和家庭要共同努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给孩子们留出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让他们学着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养成良好习惯。 (本报记者 杨晨光 采访整理)

  

《中国教育报》 2010年3月6日第2版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