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规划纲要》建言献策绘蓝图
2010年03月08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
将生活教育渗透到学科课程之中
教育要关注人的终身发展,就必须重视生活教育。日前公布的《规划纲要》文本,提出要坚持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注重品行培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
开展生活教育,需要认真研究生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首先,要重视生活技能的教育。生活技能教育除生活知识、劳动技能外,还应包括审美情趣、家庭关系的处理、家庭气氛的营造、沟通技巧与情绪表达等。其次,要重视生活情感与生活态度的教育,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教育,包括正确理解亲情、友情、爱情、婚姻、家庭等,进而正确理解成功、幸福、伦理、羞耻以及不幸、苦难、挫折、死亡等,从而形成积极、乐观、热情、豁达的生活观和事业观,形成淡定、坦荡、崇高的精神世界。
学校应当将这些教育价值和内容渗透到学科课程之中,尤其要结合人文课程,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并组织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真实的心灵体验。要使学生在学习和体验中逐步形成人性、理性、崇高、自觉、使命等精神境界与追求,从而理解生活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这应当是生活教育的终极价值。
我们必须认识到,生活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只有家庭和谐了,社会才会和谐。因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当每一个细胞都是正常的,社会这个肌体才能健康。 (本报记者 翟帆 采访整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学信网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学信网
微信号:chsi_chesicc
微信号:chsi_chesicc
高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