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娜委员:新疆城镇化每增1% 要解决20多万人就业

2013年03月07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报记者 李果 北京报道

  在国内其他城市已经开始研究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所伴生的问题时候,新疆,尤其是新疆南部地区在社会经济相对滞后等因素的制约下,依然在城镇化的初期举步维艰的发展着。

  尽管过去五年,新疆形成了以南北疆铁路及邻近主要公路干线为轴的多组群城镇化发展新格局,但南疆和北疆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如南疆三地州城镇化水平仅为21%。

  3月5日,全国政协委员、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郭丽娜对本报记者表示,“中国西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和东部地区不同,而作为经济发展更为滞后的新疆而言,其城镇化发展需要获得更为广泛的关注。”

  克拉玛依与和田人均GDP差30倍

  《21世纪》:目前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在城镇化发展方面,和国内其他城市的差距有多大?

  郭丽娜:从整体程度上来看,新疆的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的发展速度。截止至2012年年底,新疆城镇化水平达到46.2%,全国为52%。新疆总人口为2000多万,每增加1%,意味着要解决20多万人口的就业、居住等。

  东部城镇化可以说是工业化的结果,而目前西部的城镇化却仅仅是工业化的陪衬,是地方工业企业的生活载体。此外,东部城市与地方企业建立了高度、紧密的分工合作,并且构成了城市群。但是在新疆,由于地域广阔,城市群不易形成,各个城市都是依靠当地工业独自发展,城市与工业的关系并非良性的结合。

  《21世纪》:46.2%应该是全疆的平均水平,我所知道的南疆和北疆在城镇化发展上有着相当大的差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南疆目前过低的城镇化率?

  郭丽娜:南疆地区是经济社会发展比较艰难和比较滞后的地方,从新疆的整个情况来看,它的宏观经济竞争力、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都排在全国的靠后位置。城镇化水平低,特别是民族聚居区的城镇化水平非常有限。就城镇化发展而言,南疆地区落后北疆地区10年左右,而整个新疆地区在国内的城镇化水平亦有10年左右的差距。

  此外,新疆的水土流失、生态退化也较为突出。特别是南疆,过度放牧导致了全疆天然草地面积退化严重,而在干旱、风沙、盐碱地的作用下,在这个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而上述原因带来的一个结果,就是过低的产业经济总量,不能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来城市就业。更重要的是,南北疆的城市化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南疆的经济基础非常薄弱,经济发展又相对落后,人均GDP方面,克拉玛依与和田的差距接近30倍。

  因此我认为尽管城镇化率反映的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但实际上是反映了很多问题,诸如社会福利,工作稳定程度等,这是整体反映城镇化水平的问题。

  《21世纪》:过去五年,以供排水、道路、燃气、供热、公交、通信等为重点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在加速,现在推进情况如何?

  在新疆,公共资源的分配是阻碍城镇化的另一个方面。比如乌鲁木齐的公共资源的配给便明显高于其他城市。因此我认为,未来在公共资源分配方面,政府还应该多向经济不活跃的疆内城市倾斜,以吸纳农村人口来城市定居。但目前保障房只能满足有本市户口的居民居住,而不能吸纳非本地户口的务工者。

  此外,资金是新疆实现城镇化的另一个问题,希望中央政府可以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