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颖梅委员呼吁:社会家庭共同为大学生"减压"
2011年03月15日
来源:新华日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新华日报讯(记者 耿联)“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疏导大学生心理压力,培养大学生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社会的关注、支持和家庭的配合。”江苏擎天科技董事长辛颖梅委员提交提案呼吁。
辛颖梅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再加上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其中20.3%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包括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对网络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情感困惑和危机,就业压力,等等。”为此,辛颖梅委员建议社会相关部门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配合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社会机制来减轻、疏导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高校要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建立健全“院、系、班、寝室”四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和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就业指导,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辛颖梅委员建议。
辛颖梅委员在调研中发现,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几乎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使这些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再加上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其中20.3%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包括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交际困难造成心理压力,学习与生活的压力,对网络过于强烈的依赖性,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情感困惑和危机,就业压力,等等。”为此,辛颖梅委员建议社会相关部门要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配合高校,通过建立健全和完善各种社会机制来减轻、疏导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高校要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在各科教学之中,建立健全“院、系、班、寝室”四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和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
“与此同时,还要加强就业指导,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辛颖梅委员建议。

学信网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学信网
微信号:chsi_chesicc
微信号:chsi_chesicc
高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