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费,如何保障?

2010年03月12日 来源:人民日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引入社会力量缓解压力

  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百姓关注】最近财政部对民间给予学校的捐赠采取财政配套政策。当一个企业家给予学校捐赠时,不仅能够享受一定程度上的税收优惠,而且接受捐赠的学校还可以享受一定数额相应的财政配套拨款。国家应采取哪些措施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教育?

  钟秉林: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要推动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体制的形成和完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过去的单一依靠政府,到现在的包括学费、社会捐赠、企业赞助等在内的多重渠道筹集资金。我们既要让主渠道发挥充分作用,也要转变办学观念,多种机制筹集办学资金。

  郑功成:放眼国际,任何国家发展教育事业,如果没有社会资源参与,都不能实现大教育、教育立国的目标。国家要通过适当的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予以鼓励和引导:一方面,要给民办学校同等的地位和待遇;一方面,给予捐资助学人税收优惠。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不能把经费投入的受益者仅看做民办教育机构本身,还应该看到,经费投入的最终受益者为接受教育者。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