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校长代表:真正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
2010年03月12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实践能力的提高,有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欢迎。以扬州大学“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的兽医学院为例,学院通过举办兽医技能大比武、“整骨专家”大赛等活动,既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水平,又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还依托自己的动物医院,让学生得到了实践锻炼。
2010届毕业生张威对从事小动物疾病诊疗很感兴趣,进校后,老师帮她联系去动物医院门诊见习,经过3年多的学习和实践,她已经能够独立完成犬去势术、犬绝育术、羊瘤胃切开术等外科手术,这使她在和多家宠物医院的应聘洽谈中更增添了几分从容和自信。
“一些用人单位专门总结了兽医学院毕业生具备的六大能力: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郭荣意味深长地说,“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探索真知,才能实实在在地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这也是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
建立科学评价各类人才的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外事学院院长黄藤:只有合适的岗位,才能留得住、稳得住人才,如果降格使用,他心里不会有幸福感和满足感,干什么工作都干不好。
一次在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调研毕业生就业情况时,黄藤发现这样一个情况:一家计算机销售企业的老板明确表示,今后只要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原来,那家企业同时招聘了某国家重点高校的毕业生和一所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安排两个人做市场营销。一年后,民办高校毕业生的业绩远远高于重点高校的毕业生。“还是民办学校的毕业生适合这个岗位,我不该盲目追求高学历。”那位老板坦诚地说。
“培养什么样的人,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来定。社会需求是多层次、多类型的,学校培养的人才也应该是多元的。”黄藤说,“现在存在的问题是,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比较严重,造成一些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单一化甚至盲目化,学科定位综合求全,没有自己的特色。”
“民办高校培养了很多技术应用型人才,不是说学校层次低,而是学校适应社会的需要。”黄藤分析说,“民办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市场经济的产物,所以这类学校瞄准市场,对接市场,比如西安外事学院每年都有砍掉的专业,也有新开设的专业,这就是针对市场进行的调整,所以这几年学生就业情况不错。”
“学历应该跟着岗位走。”黄藤给记者讲了一件事情。有一次,西安外事学院招聘了一个硕士毕业生从事教学工作。做了一段时间,那位硕士毕业生觉得没法适应教学工作的要求,希望调到办公室工作,无论做什么都行,被黄藤拒绝了。为什么拒绝他?黄藤坦言:“做教师我们要求学历在研究生以上,而办公室职员本科以下就可以。只有适合的岗位,才能留得住、稳得住人才,如果降格使用,他心里不会有幸福感和满足感,干什么工作都干不好。”
黄藤认为,《规划纲要》文本中明确提出了“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改进社会人才评价及选用制度”、“克服社会用人单纯追求学历的倾向”等说法,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
《中国教育报》2010年3月12日第1版
上一页 [1] 2 |

学信网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学信网
微信号:chsi_chesicc
微信号:chsi_chesicc
高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