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良:一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规划纲要
2010年03月08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数量与质量并非矛盾
记者:《规划纲要》文本对高等教育首先强调质量的提高,同时又提出大幅提高受高等教育人口比例。质与量的关系甚至矛盾如何协调好?
杨玉良:我认为,量和质并不一定矛盾。中国的大学教育应有两个质量观,一个是宏观的,指高等教育整体架构的合理性;一个是微观的,指单体的质量。
提高中国高等教育的质量,首先是各级各类大学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这个结构必须与国家当前和未来的需要相符合。如果所有的大学放弃自身特色,都一窝蜂地升等、升级,都去争创所谓的“研究型大学”,宏观意义上的质量就不高。千校一面,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灾难。
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这次《规划纲要》文本明确提出,我们要构建合理的高等教育架构,避免同质化。中国需要各种类型的大学,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定位和任务。对不同类型的院校,要有不同的质量评价标准。这是大学教育的特殊性,世界上所有的一流大学都有其独特的一面。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学信网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学信网
微信号:chsi_chesicc
微信号:chsi_chesicc
高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