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看望戒除网瘾青少年:迷途中指引方向

2008年03月13日
二维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3月12日下午,按照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日程安排,是委员们休息的时间。可是几位关心网瘾少年的委员呆不住,吃过午饭就急匆匆地从驻地赶到位于郊区的北京军区总医院青少年心理成长基地,看望在那里戒除网瘾的青少年。

  委员们赶到位于军区大院的基地时,正赶上几十名网瘾孩子在教官的带领下进行军事训练,整齐划一的动作也难掩孩子们眼神的迷茫。

  几位委员站在旁边,眼神焦虑。在跟孩子们挨个握手后,全国政协委员、残奥会五连冠获得者张小玲直感叹:网络成瘾也毁了孩子的身体,连他们的手都是冰凉的!

  “我们的孩子经过网吧‘熏陶’后,变成‘三无’孩子——没有求知欲、没有亲情、没有生活欲望,靠我们自己的力量已经很难把他们从网络中拉出来!希望你们能帮我们救救孩子!”一位网瘾少年的家长向委员们发出急切的呼吁。

  据统计,在我国2.1亿网民中,未成年人超过4001万,约有400万上网成瘾者,而且网络违法犯罪已呈现高发态势。

  “我国网瘾青少年数量大、潜在人群多,各级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缺乏对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危机感。”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新世纪成功集团董事长李玉玲说。

  李玉玲今年就拯救网瘾少年提交了三个提案。她呼吁,建立国家级网络成瘾救助基金,通过举办公益训练营、开办家长学校等方式对青少年进行救治。她还建议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对网络游戏制定限制级别,实施网络实名制并建立隐私权保护制度等。

  委员们的建议吸引了在座的几位网瘾少年。“以前上网的日子不堪回首,伤害父母也危害社会。”一个在基地呆了几个月的孩子沉痛地说。

  为了了解网瘾孩子的心理,全国政协委员、湖北省黄石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王林亲自尝试过网络游戏,一个星期没有出房间,非常着迷,最后靠着顽强的毅力才走出来。他恳切地看着几位网瘾少年,充满感情地说:“我想跟你们说:一个人站的位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方向!你们现在站的地方是沼泽地,随时会把你们吞噬,人生不怕犯错误,怕的是在一个地方摔两回,已经摔倒了怎么办?那就记住不要再在这个地方摔倒,找准前进的方向!”

  “感谢上天给了我一次可贵的经历,让我重获面向未来的勇气和力量!”一位基本戒除网瘾的少年的话让委员们很欣慰。(本报记者 赵秀红 文 鲍效农 摄)

  《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13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