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建伟委员呼吁:培养中医药人才切勿“西化”
2008年03月07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政协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连建伟
培养中医药人才切勿“西化”
本报讯 (记者 赵秀红)“全国100多所医学院校的学生只用1/60的时间(60学时左右)学一点中医知识,而全国32所中医院校的中医学生却必须用1/3的时间(1200学时左右)学习大量的西医知识,这是何等的不对称!”全国政协委员、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连建伟呼吁,要反思中医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不能再搞中医教育“现代化”,采取西医高等院校的教育方式,失去了中医教育的特点,违背了中医成才的规律。
连建伟委员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医药教育“现代化”的结果就是:很多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不愿背汤头、读经典,毕业后开处方有错别字,诊病依靠现代检测手段,而对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没有真正掌握。
不仅中医本科人才培养亟须提高质量,研究生培养也面临不少问题。连建伟委员说,几乎90%以上的中医硕士、博士研究生的毕业论文都是动物实验研究,根本没有突出中医学术特色,甚至有的论文内容根本与中医药无关,这些研究成果大多数既不能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也不能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只追求动物实验“指标”,却美其名曰“中医科学化”、“中医现代化”。如此下去,中医将走向何方?
对此连建伟委员建议,在培养中医药人才时,要加强中医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坚持“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的中医成才道路,进行中医药教学改革;在科研经费的安排上,改变以前经费多数拨给西医药的局面,对中医药研究经费加大倾斜;大力发展留学生教学,积极对外传播中医药文化,将中医理法方药传播出去,中医药才能被全世界所认同。
《中国教育报》2008年3月7日第1版

学信网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学信网
微信号:chsi_chesicc
微信号:chsi_chesicc
高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