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校长:北京还应是世界的学术中心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京华时报讯 6日,北京团举办两场全团会议。下午在人民大会堂的开放会议上,北京市财政局局长杨晓超代表透露,今年将增加PM2.5治理的财政投入,下一步还将在大气治理以及污水治理等环境方面集中财力。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代表透露,国家在5月份前后有望正式颁布低空领域开放政策,此外,在治理大气污染上,相关方案有望近两个月内出台。
昨天上午,在北京团全团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安顺发言时首先就促进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题发言。
王安顺说,我们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首都发展的规律,切实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首要位置,努力推动首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绿色发展的轨道;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为首都科学发展增活力、添动力;切实增强法治意识,更加善于用法治思维认识问题、用法治方式解决问题、用法律手段管理城市,不断提高依法治市水平;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
关注教育
北京还应是学术中心
昨天上午北京团的全团会上,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代表建议,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这个世界城市不应只是政治中心、文化中心,还应是世界的学术中心。“这就需要促进北京的高校与区域发展进行深度影响”,比如说通过建立大型的科学设施,重要的文化基地,促进高校之间的联合、共享以及整体学术能力的提升。
清华到目前大概有110个项目和企业有长期的研发投资合作。“大学不仅为区域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人才、科技服务、技术产品等,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了重要的学术环境、创新氛围。正是这些能够吸引好的企业将高端的产业和部门落户在大学所在的城市。”
陈吉宁发布一组数字称,“清华现在每年从国家拿一分钱的竞争性科研经费,能够带动清华科技园企业2分钱做RD(科研),能够带动产值扩大十多倍的水平。所以清华和清华科技园对北京GDP的直接贡献每年在3%-4%的水平上”,北京现在大概有89所高校,其中36所是中央直属高校,全国将近75%的最好的学科全部集中在北京。这样的高等教育规模、结构和质量,大概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能有这样的优质资源。
现场
三张老照片说说石景山
北京石景山区以京西八大厂著称,“十一五”期间为了筹办奥运会和优化首都的城市功能,北京启动了首钢的涉钢产业的搬迁调整。
石景山区区委书记荣华代表发言时,从包里拿出三张老照片,一张照片是上世纪50年代时,当时石景山西部浓烟滚滚,这个时候体现着工业化。老百姓说了两句话形容当时的繁荣景象,叫黑烟红烟黄烟青烟白烟直冲云天,汇聚成一道道七色的彩链。到了80年代,有一次北京搞摄影大赛,首钢一个摄影记者拍了一张片子,又是这种浓烟滚滚的照片,当时有领导看了感觉不好,照片退回来重拍。这位摄影记者重新拍了张片子起名叫“精心藏烟”,就是站在石景山的山上,用了6个小时一张底片拍了17次曝光,拍出了一个夜景,因为晚上工厂都停了,没有烟。
荣华说,拿这些照片和现在对比,可以看到石景山的变化。
今年两会结束之后,石景山最后一个20吨以上的燃煤锅炉就要熄灭了,全区真正实现了清洁能源。另外现在全区还作为北京市的试点,就是全面建设扬尘污染控制区,也是第一个能够在全区进行扬尘污染控制的区县,在环保部门还设立了奖励机制,如果群众举报,我们还进行奖励。

学信网官方微信
微信号:chsi_ches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