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高校弊病需要对症下药标本兼治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委员们建议全社会正视高等教育存在的严重问题,找准病因,对症下药,标本兼治。一定要坚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真正将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尊重教育规律,纠正以行政手段管教育的倾向;尊重学术规律,纠正以管物质生产者的方式管教师的倾向。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教育质量,为国家民族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闵乃本
成千上万的技术人才,还有专门人才,还有那么多创造型人才,我们不能仅仅偏于某一类人才的培养。学科建设不要片面求全,一所院校只要让一两个学科有自己的特色,那就非常好了。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高玉葆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有办校的自主权,但现在这个自主权很有限,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都不能自己做主,为什么欧美那么多名校,培养那么多人才?他们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包括自己决定学科的设置。教育应该是公益性的,但现在高校的成本,政府只承担一小部分,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及高校自己垫资。其实高校的钱也很有限,学生的学费其实还抵不上培养成本。有的高校自己办企业,但很少有成功,可能是高校本来也不是办企业的地方。
国政协委员、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键全
很明显,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是靠各个高校的负债来推动的,我觉得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最多的是地方性院校,国家应更关注和支持地方院校的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黄润秋
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也存在不公平:教育部所属院校、省属院校经费投入差别太大,财政投入应更多地考虑省属院校。另外,现在很多人责怪高校收费不合理,我觉得高校应该界定一下哪些收费是合理的,用在高等学校的发展、改善办学条件上的收费应该是合理的。
勤学秀才网友
存在的问题多了。首先是不务实。建造什么大学城,盲目扩大招生,只求形式上的大,就跟一个虚肿的病人一样。再次,学术腐败,急功近利。兢兢业业搞教学、搞科研的人寥若晨星。所以,才会有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连前100名都无缘打入的尴尬局面。别的学校不说,我所在的大学,领导都为自己的功利奔波,校级领导想往省上爬,院系级领导想往校级爬。许多教师在外面代课挣钱,把副业当成了主业,把主业当成了副业。吃亏的是通过艰难的高考才好不容易跨进大学校门的学生。
司徒网友
教师个人修养和师德建设状况不容忽视。师德不仅仅是道德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大学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灵魂。教师修养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和持续的影响。那些具有良好师德风范、人格魅力和学术品格的教师,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受用终生。因此,高校教师在追求学术品位时也应追求道德品位,在造就学术修养时也需要造就人格修养,对学生,这是一种社会责任。
童大焕 自由撰稿人
在不影响教学的前提下,部分高校可拿出部分优质房产地产拍卖抵债;一些高校可采取校际合并、收购的方式实现资产重组;部分高校可以用老校区的土地和房屋进行置换,对过度征用的闲置土地以拍卖方式用于偿还贷款。至于个别资不抵债的高校,该破产的就要坚决破产;破产高校中学生和普通教师的权益最不应牺牲,应由国家承担,国家可将他们安排到其他学校任职和就学。

学信网官方微信
微信号:chsi_chesi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