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称院校歧视损害平等就业权 请政府带头停止
2012年03月12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对2011年国家公务员近万个招考岗位做过分析,发现全部存在健康歧视和年龄歧视。
中国人权研究会去年发布的第一本人权蓝皮书《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1(2011)》也指出,应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
顾也力认为,就业歧视问题已经影响到了高校的招生,“倒逼”一些考取非重点高校的学生到高中复读,即使录取了也不去报到,非名校不上。
“难道95%以上的大学生都不行吗?”他对记者说,重点大学只是少数,普通大学也能成才。用人单位应该基于劳动者的能力及职业要求选人,不能预先将多数人拒之门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以前是“985工程”重点高校武汉大学的校长。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作为一名公民,还是名牌大学的校长,自己都从内心里反对就业歧视。
刘经南说,各个高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实力有差异,因此不同类型高校的学位证书含金量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政府部门带头发布含有歧视色彩的招聘公告,不但不合乎公平正义,而且在很多国家都是违法的。我国目前缺乏反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把就业歧视的边界明晰化。在法律缺位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发布含有歧视色彩的招聘公告,“只能说这些单位的公民意识差,认知水平低”。(本报记者 张国)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中国人权研究会去年发布的第一本人权蓝皮书《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报告NO.1(2011)》也指出,应尽快制定《反就业歧视法》,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
顾也力认为,就业歧视问题已经影响到了高校的招生,“倒逼”一些考取非重点高校的学生到高中复读,即使录取了也不去报到,非名校不上。
“难道95%以上的大学生都不行吗?”他对记者说,重点大学只是少数,普通大学也能成才。用人单位应该基于劳动者的能力及职业要求选人,不能预先将多数人拒之门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以前是“985工程”重点高校武汉大学的校长。他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无论作为一名公民,还是名牌大学的校长,自己都从内心里反对就业歧视。
刘经南说,各个高校的知名度和办学实力有差异,因此不同类型高校的学位证书含金量不同,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政府部门带头发布含有歧视色彩的招聘公告,不但不合乎公平正义,而且在很多国家都是违法的。我国目前缺乏反就业歧视方面的法律法规,没有把就业歧视的边界明晰化。在法律缺位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发布含有歧视色彩的招聘公告,“只能说这些单位的公民意识差,认知水平低”。(本报记者 张国)
本报北京3月10日电
上一页 [1] 2 |

学信网官方微信
扫一扫,关注学信网
微信号:chsi_chesicc
微信号:chsi_chesicc
高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