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政协委员认为新增就业900万人目标可以实现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发展之本。在金融危机影响下,就业更是成为政府今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开幕以来,委员们最为热议的话题。
济增长能否 “保8”是关键
今年我国经济能够保持8%的增长率是保证就业岗位不减少的关键。如果能 “保8”成功,就可以完成新增900万人的就业目标。
在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赵启正介绍说此次会议委员们将就 “保8”问题建言献策。有的委员认为有一定难度,更多委员认为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厉以宁持乐观态度。他认为2009年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率先复苏,因为危机不是从我国开始的,只要把内需启动起来,同时不过分依赖出口,“保8”完全有可能。
大力扶持民营企业促就业
民营经济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一直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之一。因此,发展民营经济是当前 “扩内需、保增长”的关键措施之一。
民盟中央的提案认为,打破垄断、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是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要在能大量吸纳就业的服务业打破垄断,引入民营资本和市场机制,如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金融、电信行业等,让民营经济、中小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除此之外,还要增强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一项技术创新,往往意味着开拓出一个巨大的市场,从而创造出大量岗位。基于这点,他们建议国家出台鼓励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企业也应不断创新技术和体制,建立创新人才良性运行的循环机制。
创业仍是扩大就业的良方
发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是当今各国解决失业问题和促进就业的有效手段,但是这项工作在我国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此,委员们积极把脉支招。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余瑞玉对记者说: “很多返乡农民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资金和技术,当地政府应做好服务工作,如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准入程序,鼓励他们留在家乡创业。返乡农民工集中在一起,也有利于对他们进行创业培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年旅行社总社总经理张骏则认为,从长远来看,要想通过创业来解决就业问题还需调动中西部青年的积极性。他说,现在很多在东部沿海地区打工的中西部优秀青年农民工,受地域文化影响,创业意愿不强,应鼓励他们自主创业,从而带动更多人就业。
高校毕业生应从基层做起
对于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少委员提出他们应转变观念,机关、事业单位的岗位是有限的,基层有着广阔的天地,在那里一样能够得到锻炼。
致公党中央在被列为1号提案的 《关于解决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就业问题的提案》中建议,采取灵活方式创造新的、适合高校毕业生群体特征的就业机会,如可由共青团、残联、妇联等部门牵头,招募和组织高校毕业生全职到社区和农村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提供志愿服务,在实践中为社会服务业培训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杨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提到,在发达国家,社会组织中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10%,而我国还不到1%,这方面潜力是很大的,社区福利、残疾人康复、社区教育等很多岗位需要人,可以对高校毕业生做一些培训和资格验证,让他们进入这些领域。(李小彤)

学信网官方微信
微信号:chsi_chesicc